“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12月5日,江西省萍鄉市教育局在當地政府網上發布了《萍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指出,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強化面批講解,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
學生作業數量及質量方面,《實施方案》提出,各縣(區)建立機制,統籌調控學校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數量和作業時間;促進學生完成好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探索彈性作業和跨學科作業。其中,小學低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課外作業量每天控制在1小時以內。
關于學生的考試問題,《實施方案》規定從嚴控制考試次數,考試內容要符合課程標準、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考試成績實行等級評價,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嚴禁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建立學有困難學生幫扶制度,為學有余力學生拓展學習空間,不斷提高學校課后服務水平。
澎湃新聞此前梳理發現,從2018年至今,已有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廣東、山東、貴州、廣西、山西和陜西等至少10個省份教育部門出臺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有的地方明確定期開展作業督查,將作業管理納入績效考核。
12月起,福建石獅、安徽蚌埠、河南三門峽、遼寧錦州、貴州畢節、甘肅平涼、內蒙古自治區等地也相繼出臺文件,要求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嚴禁教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實習生 農詩祺 澎湃新聞記者 薛莎莎)